星期四, 3月 02, 2006

好的BU讓你上天堂,壞的BU...

組織再造平衡實力 華碩挑戰大
林詩萍/新聞分析

華碩自今(一)日起以事業部門利潤中心制,大動作進行組織調整動作,為未來三年的分家佈局預演準備。只不過,事業體龐大的華碩以產品線劃分出多達十五個事業處,也各自獨立成為利潤中心,以正面角度來看,此舉固然可推動各獨立的事業處,快速放大成更具規模的組織,但在十五個事業處群雄並據的情況下,各事業體孰強孰弱區分將更明顯,該如何持續扶持尚未茁壯的產品線,未來華碩的資源將如何妥善分配至各BU,都令人關注。

實際上,從去年十二月以來,華碩內部一直在進行「六標準差」的動作,希望搭配組織變革後,整個大機器架構的運作仍能平穩順利。以華碩今年訂下新台幣五千億元的營業額目標,其中最佳化開放平台(AOOP)事業群、NB事業群、OEM等體系,分別已囊括華碩營收二至三成比重,加總便佔有總營收超過七成比重,固然,因產品特性因素,部份產品線勢必佔有較高比重,但各BU規模及重要性卻因此看出高低。十五個事業處各據一方,擁有各自的研發、行銷、業務團隊,雖然可強化各事業處的交流,但相對也將加速各事業群之間的競爭關係。


此外,據了解,未來華碩的考績制度,各事業處將影響七成決定權,至於五大個別輔助各事業處的總部則佔有三成決定權,在這樣多達十五個事業處,且看似綿密細緻的組織架構下,卻也可能引發各BU規模及強弱差距太大的存疑。一旦個別BU在集團內的表現空間有限,工程師發展舞台很可能受到擠壓,可能引發跳槽、研發人力流失甚至直接投效敵營,倒打華碩一耙的隱憂

不過,華碩新的組織架構倒也提供給台灣IT產業好的思考方向,在各事業群平台建立後,未來將可培養更多組織內部中、高階經理人接班規劃,避免產業人才斷層流失的負面影響。

華碩決策考量向來面面俱到,但如何能讓十五個BU都能喝到同樣的奶水且能順利長大成人,又華碩是否因此加快其他領域的購併腳步,以平衡各BU差異甚大的問題,甚至華碩是否可能利用組織重整的機會,將產品與策略定調趁機做一番去蕪存菁的整理動作?都將是外界密切觀察的重點。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